北京市环卫综合处理厂建于1990年,占地171亩,但建成后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达到正常运行水平,于1993年6月至今处于停产状态。北京市建成的小武基转运站和北神树填埋场配套构成北京东南线垃圾处理系统,现主要处理整个崇文区和朝阳区部分垃圾。由于没有堆肥设施,15-60毫米粒径的垃圾也被运到填埋场填埋,造成筛分后的垃圾得不到利用,且缩短了填埋场的寿命;经调查垃圾中废塑料含量达14%,无法回收造成白色污染和资源浪费;另外垃圾中还含有大量电池、纸张、金属、玻璃、木材等可再利用的物质,需要为其利用创造条件。所以有必要改造原来的堆肥生产线,建设废塑料再生与利用车间,建设可再生利用物质回收、分类贮存中转区,来配合东南线垃圾处理系统的运行。
通过董村分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建设,可进一步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同时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并为北京东南区域开展垃圾回收创造必要的条件。
2、项目生产规模
堆肥生产线改造完成后,日处理垃圾为100吨;废塑料再生与利用车间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分类、贮存中转区中转可再生物质10万吨能力。
3、项目投资估算
该项目建在通州次渠镇董村,厂内水电设施齐全,可以直接应用。预计投资额为5500万元。
4、工艺介绍
本项目堆肥车间拟采用准动态好氧发酵模式,即每日分层进出料,使垃圾堆体在进出料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构成堆体重新组合,有助于促进堆体各项理化指标均匀化,促进发酵。整个发酵过程分为两段,第一阶段周期5天,设计堆体料高5米,每日进出料一次;第二阶段周期20天,设计堆体高度2?2.5米,完全静态,两个阶段都要通过机械式强制通风提供好氧发酵条件。
废塑料再生与利用车间采用的工艺为经过废塑料熔融后再生颗粒和再生复合板的工艺。
可再生物质分类、贮存、中转区建设当前主要考虑纸张、废塑料和废电池。纸张分为普通纸张和带膜纸品两种,分别处理;废塑料分为高附加值废塑料和低附加值废塑料两种。
如需详情请致电
联系方式:
北京办公室
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小武基桥北)林达海渔广场3号楼1101室、1102室
咨询一部:孙树好 18710098573 010-56238859 Email:sunshuhao@zgrongda.com
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小武基桥北)林达海渔广场3号楼1101室、1102室
咨询二部:崔维莲 13261216120 010-56238860 Email:cuiweilian2009@live.cn
传 真 010-57926175
济南分公司 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2楼5号窗口
咨询一部:崔 亮: 13381163892 0531-88688618 Email:13716649855@163.com
上海子公司(冠大投资咨询) 上海市金沙江西路1075号万达广场2号写字楼1003~1005室
业务一部:刘 岚 021-60713062 手机:189-1768-5928
业务二部:吴淑芳 021-60713063 手机:189-1768-5908
监督及投诉电话:189-1768-5778(孙经理)
北京办公室详细位置--朝阳区
北京办公室外景照--朝阳区
山东分公司办公详细位置
山东办公窗口外部实景图
山东办公窗口内部实景图
一、朝阳区办公室:
(1)北京东南四环南路53号(小武基桥北),林达海渔广场地面及地下均有停车位
(2)657,740,29,605,974等17条公交线路,东南四环内,北京欢乐谷西对面。